<dfn id="yauom"></dfn>
      <del id="yauom"></del>
      1. <menuitem id="yauom"></menuitem>
      2. <nav id="yauom"></nav>
        登錄 QQ 注冊 我的訂單 投訴建議 幫助中心 手機版
        收藏本站

        您好,歡迎光臨國內領先的12306網上訂火車票官網--114票務網!

        火車票預訂手機版
        政府網站查詢
        云搶票客戶端
        當前位置:114票務網 > 政府網 > 江西政府網 > 撫州政府網 > 樂安政府網
        中文名:

        樂安縣政府網

        官網:
        www.jxlean.gov.cn
        地址:
        暫無
        車牌:
        贛F
        區號
        百度分享
        分享到:

        樂安縣政府介紹

        樂安縣是江西省撫州市轄縣,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撫州市西南部。全縣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樂安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因轄天授、樂安、忠義、云蓋四鄉,并以樂安鄉名而得樂安縣名。截止2014年全縣總面積2412.59平方公里,設961個墾殖場,轄175個村委會,1651個村小組,全縣總人口37萬人(2010),人口以漢族大多數,占96%,其中農業人口28.7萬人,耕地面積37.7萬畝,植物資源1190種。2013年,實現生產總值44.16億元,主要景點有金竹瀑布群,水南古樟林,石橋寺。樂安縣是臨川文化發源地之一。

        樂安是一座千年的古邑,樂安建縣于南宋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迄今有800多年歷史。[建制沿革

        編輯

        樂安春秋時屬吳,戰國初屬越,周屬楚,秦屬于九江郡,西漢屬豫章的南城縣,東漢屬臨汝縣,三國時屬吳國的臨川郡,隋屬崇仁縣。

        北宋景德4(公元1007),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而多神仙之宅,下詔改永安仙居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析崇仁、永豐2縣置樂安縣,轄天授、樂安、忠義、云蓋四鄉,并以樂安鄉名而得縣名,屬撫州。

        元屬撫州路,明清屬撫州府。

        民國三年(1914)屬豫章道,1932年后,一直屬于第七行政區管轄,1949915日正式成立縣人民政府,屬撫州管轄,建國后先后屬撫州專(地區)、撫州市管轄。[行政區劃

        編輯

        截止2014年,樂安縣設961個墾殖場,轄175個村委會,1651個村小組。[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樂安縣總面積2412.59平方公里,樂安縣位于江西省中部,撫州市西南部,介于東經115°35′116°10′,北緯26°50′27°45′之間。東與崇仁縣、宜黃縣交壤,西與永豐縣、新干縣相鄰,南連寧都縣,北靠豐城市。

        樂安縣縣城距省會南昌市160公里、京九鐵路八都站50公里,上海市880公里、杭州市660公里、廣州市720公里、福州市580公里、廈門市770公里、武漢市602公里。

        地形地貌

        樂安縣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山地占38%,低丘崗地占51%,高丘占11%,有草山、草坡25.5萬畝,水面15萬畝,山林面積278.4萬畝。南部多山,北部以丘陵為主,東南部十八排海拔1370米,為全縣最高峰。

        水文

        樂安縣主要河流有撫河水系的公溪水,谷崗水和烏江水系的牛田水、萬崇水,有東云等水庫。

        氣候

        樂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境內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樂安處于華南氣候區與華中氣候區過渡地帶,亞熱帶濕潤季風影響明顯,氣候特點四季變化分明,年平均氣溫17 度左右,年降水量1690.6毫米,無霜期265天。

        自然資源

        編輯

        生物資源

        植物資源1190種,有包括華南虎在內的野生動物約269種。

        礦產資源

        樂安境內地下、地表已探明的資源有:瓷土650萬噸、原煤150萬噸、石灰石400萬噸、瑩石13萬噸、花崗巖4億立方米,盛產核能利用中所需要的鈾238,所以被稱為鈾都,中華人民共和國于20世紀50年代秘密研制原子彈氫彈就在這里大量地開采鈾,為了保密取名為721礦。品位高的還有石英石、稀土、鉛鋅銀、水晶石、鎢、銅、錫、砂金以及亞洲儲量最大的鈾礦等。

        人口民族

        編輯

        人口

        截止2010年,樂安縣總人口37萬人,人口以漢族大多數,占96%,其中農業人口28.7萬人。

        民族

        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少數民族以畬族人口最多,聚居于該縣南部山區,金竹流舍村、望仙徐田村是畬族最大的聚居點。2002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金竹畬族鄉。

        交通

        編輯

        截止2005年底,樂安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821公里,其中二級公路78公里,三級公路150公里,四級公路417公里,等外公路1176公里,建成水泥、柏油路591公里。16個鄉鎮場全部通了硬化路,175個行政村全部通了公路,其中93個通了硬化路,行政村硬化路通達率53%

        樂安縣城地圖經濟

        編輯

        2013年,實現生產總值44.16億元,增長9.8%;財政總收入完成5.26億元,增長14.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2億元,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58億元,增長13%;園區主營業收入完成19.26億元,增長34.8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9.27億元,增長20.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1.96億元,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4739元,增長33.8%

        農業

        2011年,農業總產值133644萬元。主要農產品有糧食250754噸、油料1824噸、煙葉5132噸、家禽出籠15759百只、肉類總產量9769噸、水產品7500噸。

        2013年,樂安縣糧食種植面積64.8萬畝,總產28.6萬噸;煙葉種植3.1萬畝,總產量達8.5萬擔;高效油茶新增1.56萬畝,總面積達15.6萬畝;蠶桑新增1630畝,總面積達6000;完成造林綠化4.06萬畝。總產值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創稅3837萬元。

        樂安縣農業工業 2011年比2010年可比增長12.4%,實現生產總值345455萬元。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40.13億元,增長16.2%,可比增長10.5%

        2012年,實現生產總值40.13億元,增長16.2%,可比增長10.5%。財政收入完成4.61億元,增長8.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5億元,增長6.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77億元,增長3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17億元,增長2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5億元,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3541.57元,增長13.4%

        社會事業

        編輯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樂安縣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會員98人。各類藝術表演團體8個,演職人員146人。影劇院1座,內設座位1986個,每萬人擁有55個,年放映3086場次,觀眾達70萬人次。全縣文化館()16個,建筑面積710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1個,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藏書93萬冊;博物館1個,建設面積1344平方米。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縣城有公、民辦幼兒園22所,在園幼兒1689人,專任教師218;全縣有小學166所,在校生40863人,專任教師180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9所,在校生16376人,專任教師89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5%;小學升初中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4030人,專任教師235;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生3463;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成人教育機構1所,招生117人,在校生117;各級各類民辦教育學校和民辦教育機構1所,2011年教育經費達2.79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66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46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4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6.71%62.2%53.13%52.50%。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附加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9.53%,比上年提高了3.65個百分點。

        科技

        2011年末,樂安縣設有縣科協、縣老年科協、衛生學會、水利學會、青少年科普協會等9個科普機構,現有各類科技人才211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928人,經營管理人才164人,技能人才212人,農村實用人才812人。

        據余光啟《農政全書》記載:樂安縣明萬歷年間,樂安民間創造并使用的五繀紡車,為當時國內最先進的紡織工具。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樂安縣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0個,其中二級甲等綜合醫院1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1所,二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1所,二級甲等中醫院1所,專科醫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所,新農合管理中心1所,衛生院21所,村級衛生室205家,民營醫院3家,個體診所23;病床803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777張,每千人擁有床位2.2個,資產0.78億元。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05個,其中執業醫師278人,執業助理醫師127人,注冊護士273人,鄉村醫生56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85;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注冊護士0.75人。2011年醫療機構(含門診)完成診療43.6984萬人次,住院手術4967臺次,出院病人8.4698萬人。

        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325.36/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9.7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3.4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6.4188萬人,參加率為97.6%;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5.3歲,其中男性74.9歲,女性75.6;孕產婦死亡率0/10萬,5歲以下嬰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9.35‰6.77‰4.98‰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898戶,人數8106人,支出2027.5萬元,比上年增長17.3%,月人均212.1元,比上年增長20.5%;城市醫療救助130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106人次,共支出18.9萬元,與上年持平;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286人次,支出1.95萬元,比上年增長54.7%

        基礎設施

        2014年為止,樂安縣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1億多元,完成小()型以上水庫除險加固23座,新建、維修攔河壩35座,開挖疏浚渠道521.5公里,襯砌渠道172.8公里,埋設管道5.2公里,興建橋、涵、閘等建筑物3300多座,修建機耕道74.8公里,形成了以中小水庫為主,庫、塘、站相結合的水利工程灌溉體系。

        歷史文化

        編輯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樂安是中央革命根據地之組成部分,中央蘇區的一部分。在《江西革命烈士名錄》中的樂安籍烈士就有2260多名,建國初樂安籍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將軍銜1人,少將軍銜1人,大校軍銜2人。

        樂安縣革命烈士紀念塔名勝古跡

        編輯

        金竹瀑布群

        金竹瀑布群位于樂安縣金竹鄉畬族聚居地的嚇通村境內,距離縣城72公里。

        水南古樟林

        水南古樟林位于樂安縣牛田鎮水南村頭,距千古第一村流坑5公里,古樟林緊傍烏江水,綿延數里,現有古樟林3000余株。

        石橋寺

        石橋寺位于樂安縣鰲溪鎮西南潭港至長山、白竹道旁。始建于唐天寶三年(744),此處一座天然大石從丘陵地聳起,象條蒼龍騰空飛躍,構成這座石橋。傳說千百年前,這座古寺爐煙飄香沖上穹蒼,驚動了仙人下凡觀光,一夜之間造起這座石橋,故又名仙人橋。石橋通高20米,橋面寬15米。橋上一條山徑小道,可供游人登高眺望。距仙人橋前50步許,是石橋寺。

        石橋寺歷史名人

        編輯

        黃火星(1909-1971),號以和,龔坊鎮人,193010月在景德鎮參加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長貴(1836-1894),號鼎臣,湖坪鄉人,清同治三年(1864),在陜西投效清軍黃軍門綠營勃勇右營,為清將穆圖善幕下。

        吳澄(1249-1333),字幼清,生于咸口(今樂安鰲溪鎮咸口村),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宋末中試鄉貢。

        董德元(1107-1174),字體仁,牛田鎮流坑村人,紹興十八年(1148)“恩科狀元

        董敦逸(1031-1101),字夢授,牛田流坑村人。先后任工部侍郎、翰林學士兼侍講,元佑六年(1091)任監察御史。

         

        亚洲欧美另类片专区成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地址,日韩毛片免费视频观看,,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dfn id="yauom"></dfn>
          <del id="yauom"></del>
          1. <menuitem id="yauom"></menuitem>
          2. <nav id="yauom"></nav>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亚洲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 拍精品AⅤ国产精品拍在线 中文字幕1级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