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yauom"></dfn>
      <del id="yauom"></del>
      1. <menuitem id="yauom"></menuitem>
      2. <nav id="yauom"></nav>
        登錄 QQ 注冊 我的訂單 投訴建議 幫助中心 手機版
        收藏本站

        您好,歡迎光臨國內領先的12306網上訂火車票官網--114票務網!

        火車票預訂手機版
        政府網站查詢
        云搶票客戶端
        當前位置:114票務網 > 政府網 > 黑龍江政府網 > 雞西政府網 > 虎林政府網
        中文名:

        虎林市政府網

        官網:
        www.hljhulin.gov.cn
        地址:
        暫無
        車牌:
        黑G
        區號
        百度分享
        分享到:

        虎林市政府介紹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虎林,古為肅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清光緒二十年設政,19465月建立縣人民政府,199610月撤縣設市。占地9334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的千分之一。總人口31.7萬,城區20萬,鄉鎮11萬。虎林市地廣人稀,是一個以農業、綠色食品產業、邊境貿易、旅游業、醫藥等產業為主的新興口岸城市。虎林市轄7個鎮、4個鄉:虎林鎮、東方紅鎮、迎春鎮、虎頭鎮、楊崗鎮、東誠鎮、寶東鎮、新樂鄉、偉光鄉、珍寶島鄉、阿北鄉。市境內有:東方紅林業局、迎春林業局、八五零農場、八五四農場、八五六農場等。

        歷史沿革編輯名稱由來

        虎林縣,由橫貫縣境中部之七虎林河而得名。七虎林,系滿語稀忽林之轉音,為沙鷗之意。清代,屬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清末放荒開墾,1902(清光緒二十八年),在呢嗎口(今虎頭鎮,與俄羅斯境內呢嗎河口即今伊曼河口相對)設招墾分局。呢嗎,滿語山羊之意。

        建制沿革

        1909824(清宣統元年七月初九日)

        虎林吉林巡撫奏準于密山府屬呢嗎口地方,設置呢嗎廳。翌年418(清宣統二年三月初九日),吉林巡撫奏稱:呢嗎口本因俄國境內之呢嗎河西流,匯于該處,故有斯名。今設同知一缺,若仍循舊時稱謂,深恐日久沿訛,國界未易分晰。查該處本在七虎林河之南,擬請定為虎林廳,以符名實,而垂久遠。同年5(農歷四月)批準,將呢嗎廳改為虎林廳,隸屬吉林行省東北路道。中華民國成立后,19133月,改為虎林縣,仍駐呢嗎口(稱虎林縣城)19146月,隸屬依蘭道。 19292月,撤銷道區,由吉林省直轄。時為三等縣,全縣2.59萬人。東北淪陷后,初隸吉林省,19341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19377月,改歸新設之牡丹江省。193885日,偽虎林縣公署移駐安樂鎮(原名東街基,又稱黑嘴子),并將安樂鎮改為虎林”(今虎林鎮),原縣公署駐地改為虎頭19396月,劃歸新設之東安省管轄。194310月,隸屬東滿總省,19455月改隸東滿省。 1945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虎林縣劃歸合江省管轄。19466月,劃歸新設立的東安專區管轄。194710月,改隸牡丹江省。19487月,復由合江省直轄。19495月,改隸松江省管轄。19548月,松、黑兩省合并,由黑龍江省直轄。1956227日將全縣6個區、40個行政村、68個自然屯劃為1鎮、13個鄉。19563月,劃歸新設立的牡丹江專區管轄。1956817日,成立云山、興農、前進、紅旗、迎春、團結、東方紅、安興8個農場鄉。196017日,國務院決定,將虎林、饒河兩縣合并為虎饒縣,縣人民委員會駐虎林鎮,隸屬牡丹江專區。196211月,改隸合江專區。196465日,國務院決定,撤銷虎饒縣,恢復虎林縣和饒河縣,1010日兩縣正式分開。虎林縣址設于虎林鎮,仍隸于合江專區。 19704月,劃歸牡丹江地區管轄。1982年底,完成地名普查工作時的區劃是3個鎮、14個公社、108個生產大隊。19839月,撤銷牡丹江地區,改由牡丹江市領導。1985年的行政區劃是:5個鎮、12個鄉、4個街道、134個村。1992年,虎林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烏蘇里江上游西岸。縣境北抵饒河縣,南達密山市,西鄰寶清縣,東隔烏蘇里江、松阿察河與俄羅斯隔水相望。邊境線長318公里,是黑龍江省邊境縣之一。全縣總面積9330平方公里。全縣共轄17個鄉、鎮。19961011日虎林市轄5個鎮、9個鄉:虎林鎮、東方紅鎮、迎春鎮、虎頭鎮、楊崗鎮、太和鄉、義和鄉、東風鄉、忠誠鄉、小木河鄉、阿北鄉、偉光鄉、新樂鄉、寶東鄉。2008年虎林市轄7個鎮、5個鄉:虎林鎮、東方紅鎮、迎春鎮、虎頭鎮、楊崗鎮、東誠鎮、寶東鎮、新樂鄉、偉光鄉、珍寶島鄉、阿北鄉、小木河鄉。市境內有:東方紅林業局、迎春林業局、八五零農場、八五四農場、八五六農場、八五八農場、慶豐農場、云山農場。

        地理環境編輯地理位置

        虎林市位于黑龍江省東部,完達山南麓,烏蘇里江的左岸,虎林市總面積9330平方公里,地理坐標處于北緯45°23′46°36′,東經132°11′133° 56′之間。虎林的西北以完達山支脈的老龍背、將軍嶺為界與寶清縣交界;東北以七里沁河為界與饒河縣毗鄰;西部以白龍山脊為界與密山市接壤;東以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虎林段的邊境線長達256公里。

        氣候特點

        虎林市境內的虎頭山虎林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三江平原溫和濕潤氣候區。冬季溫長,嚴寒有雪;夏季短促,溫熱多雨;春季多風,易干;秋季多雨降溫迅速,易秋澇早霜。年平均氣溫3.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氣溫為-18.3℃,歷年極端最低溫度為-36.1℃;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1.6℃,極端最高溫度為35.2℃,年平均蒸發量為1110.7mm,年平均降水量為566.2mm(最多降水年份為1981年,年降水量為849.1mm,最少降水年份為1986年,降水量為358.5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個月份,占2012年降水量的53%2012年日照為2274.0小時,大于等于10度積溫為2577.0℃,無霜期為14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0%。年平均風速為3.4/秒,2012年主導風向NNW,受大陸季風影響,在春秋兩季多為3-5級偏西風。融雪在2月下旬,結凍期約180天左右。

        地形地貌

        虎林市地處興凱湖平原,是三江平原的一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高度為60-80米。由于受新構造運動及內陸沉積的影響,地形變化較為復雜,地貌多樣,形成了低山丘陵、溝谷平原、山前漫崗、平原及沿江低平原等五種地貌類型。其中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完達山脈及中部太平嶺余脈的孤山殘丘;溝谷平原主要分布在兩山之間的狹長地帶;山前漫崗為低山丘陵延伸段,分布在低山丘陵與平原過渡帶;平原主要分布在七虎林河和穆棱河兩岸;沿江低平原主要分布在烏蘇里江、松阿察河一帶以及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等河流的下游。

        河流

        烏蘇里江位于祖國東北邊陲的黑龍江省東部,由發源于中國的松阿察河和發源于俄羅斯的伊曼河在虎頭鎮匯合而成,虎頭是烏蘇里江的起點。烏蘇里江全長905公里,流經虎林202公里,從起點虎頭向北流至撫遠島與黑龍江合流,直入太平洋,流域面積18.7萬平方公里。自然資源編輯水利資源

        虎林水資源豐富,境內有烏蘇里江、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等28條河流,地表水徑流量為10.63億立方米;虎林市共有大小坑塘、泡沼467個、水庫6座。地下水總儲量為44.7億立方米,允許開采量11.6億立方米。森林資源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北部完達山區和中部殘丘漫崗,森林覆蓋率為24.6%。草甸植被主要分布在狹長山麓邊緣的緩坡,主要建群植被為小葉樟。在烏蘇里江的沿岸和穆棱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下游的河漫灘、牛軛湖、線形洼地以及廣闊的低平原多為沼澤及草甸植被。礦產資源虎林市已發現礦產20種,有煤、油頁巖、鐵、銅、鈮鉭、金、泥炭、滑石、蛇紋巖、飾面用輝長巖、磷、石墨、硅石、磷鉀、水泥用大理巖、粘土、建筑用石、建筑用砂、磚瓦用粘土、礦泉水,其中已探明資源儲量和表外儲量的10種,已開發利用的6;煤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59億噸;油頁巖資源儲量6.5億噸;巖金保有資源量8000千克;煤、油頁巖、巖金是虎林市的優勢礦產。交通概況編輯虎林市交通方便,方虎公路、哈東鐵路貫穿全境,有新建高等級公路直通密山、雞西、哈爾濱等大中城市,市區至各鄉()和農場均有砂石公路相通。公路到2005

        虎林底,虎林市公路總里程880.1公里,公路密度為9.4/百平方公里,在公路總里程中,高等級路面135公里。虎林市域范圍有省道2208公里,縣道5112.9公里,區域內公路網絡形成以虎林鎮為中心,輻射省城各地和7585個行政村。十一五規劃建成43.58公里,鄉道硬化337公里,實現村村通。2012年雞虎高速竣工通車,通車里程達56.64公里,新建農村公路196公里,虎林市年末公路里程達932.042公里。虎林市現有客運站4個,其中二級站1個,簡易客運站3個,平均日發送班次295次,日發送量5600人,年發送量2602/千人。鄉鎮通班車率100%,建制村通班車率955%虎林市現有貨運站一個,年發送貨物80萬噸,有倉儲設施一個,總面積14萬平方米。2005年,虎林市公路運輸客、貨運量分別達到280萬人和85萬噸,

        占社會綜合運輸量80%68%。虎林市汽車保有量3361臺,其中載貨車1533臺,載客車113臺,其它機動車1715臺。內河航道虎林市江河通航里程145公里,以旅游客運為主,現有船只11艘,座位259人,其中有艘快艇。年承運旅客10萬人。

        經濟編輯綜合

        2012年生產總值實現135378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5.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59748萬元,增長14.3%;第二產業增加值257080萬元,增長23.3%;第三產業增加值336958萬元,增長10.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為56.1%,上升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19.0%,與上年持平;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4.9%,下降1.6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6673元,比上年增長16.0%2012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5.2%,漲幅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從商品類別看,呈現六漲兩平: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交通和通訊、居住類價格上升;煙酒及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和上年持平。2012年虎林市城鎮新增就業343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第一產業

        2012年農業總產值實現48057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1%;農業增加值實現305547萬元,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種植業增加值250542萬元,比上年增長11.0%;林業增加值27874萬元,比上年增長12.1%;牧業增加值21103萬元,比上年增長27.0%;漁業增加值5589萬元,比上年增長21.3% 2012年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2012年糧豆薯播種面積164527公頃,比上年增長2.7%,其中:水稻102369公頃,增長8.9%,大豆23487公頃,下降15.7%,玉米37915公頃,增長4.7%,小麥48公頃,下降2.0%2012年實現林業總產值4738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0%,完成造林面積133公頃,義務植樹6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31.9%,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12年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2012年實現畜牧業總產值44763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7.6%,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為9.3%,比上年上升0.4個百分點。2012年肉類總產量實現10369噸,比上年增長11.5%,水產品產量實現4158噸,比上年增長7.1%2012年農業生產條件大大改善。年末虎林市農業機械總動力6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1.1%,年末擁有農用拖拉機16763臺,比上年增長3.5%,化肥施用量(折純)16205噸,比上年增長0.2%,農村用電量4283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3.7%,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803噸,比上年下降2.7%

        第二產業

        2012年虎林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441357萬元,比上年增長25.0%,實現增加值58868萬元,比上年增長32.1%2012年虎林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4376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6%;實現利稅56808萬元,比上年增長47.9%。珍寶島藥業、綠都集團進入全省50強企業行列。2012年虎林市具有資質等級的9家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33976萬元,比上年增長29.4%,完成竣工產值23565萬元,比上年增長3.6%。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46654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9.8%,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68735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4.4% 固定資產投資2012年投資規模快速增長。2012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5491萬元,比上年增長49.8%。分城鄉看:城鎮投資281652萬元,增長44.3%,農村投資13839萬元,增長557.4%2012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4128萬元,比上年增長201.5%,改造棚戶區9.64萬平方米,新建樓房28.7萬平方米。本年新增固定資產215662萬元。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2012年消費品市場運行平穩。虎林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751萬元,比上年增長18.1%。按地域分:城鎮零售額135928萬元,增長18.5%;農村零售額49824萬元。增長16.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41325萬元,增長21.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4426萬元,增長8.8% 對外經濟2012年對外()經貿恢復性增長。2012年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0665萬美元(口岸統計數字),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出口19346萬美元,下降22.6%,進口11319萬美元,增長1818.5%,貿易順差達8027萬美元。2012年進出口貨物171475噸,增長204.2%。實際利用外資1800萬美元。 郵電和旅游2012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95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3520萬元,比上年增長6.4%。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6000部,比上年下降11.8%。移動電話244000戶,比上年增長5.2%。互聯網用戶27000戶,比上年增長8.6% 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2.5%,實現旅游業總收入39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5.4% 財政和金融201年虎林市財政收入完成56430萬元,比上年增長34.8%,財政支出180077萬元,比上年增長33.7% 201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1077791萬元,比年初增加172309萬元,增長19.0%。其中,單位存款余額259552萬元,增加68935萬元增長36.2%;儲蓄存款余額806964萬元,增加95998萬元,增長13.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17762萬元,比年初增加219237萬元,增長31.4%。其中,短期貸款633565萬元,增加178895萬元,增長39.3%;中長期貸款284198萬元,增加40343萬元,增長16.5% 虎林市財產保險和人壽保險兩家公司2012年保費收入12583萬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430萬元,增長15.3%,壽險保費收入10153萬元,下降4.1%。支付各類賠款1813萬元,比上年增長34.2%,其中,財產險賠付金額1428萬元,增長51.9%,壽險賠付金額385萬元,下降6.3%。其他各類保險公司快速發展。

        社會建設編輯教育

        2012年虎林市有普通中學11所,在校學生10289;職業中學1所,在校學生1320;小學16所,在校學生7766;幼兒園13所,在園兒童達2219人。2012年為各類高等院校輸送大專以上學生824人。

        科技

        2012年虎林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559人。財政用于科技三項費用890萬元。虎林市實施重點科技項目8項,榮獲雞西市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文化

        2012年虎林市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群眾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5.6萬冊,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均達到100%,實現了村村通廣播和有線電視。數字電視入戶率為97.8%

        衛生

        2012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益完善。虎林市共有衛生機構25個,其中,綜合醫院5個,鄉鎮衛生院14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市醫院、婦幼保健院成功晉升二級甲等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擁有床位1029張,擁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96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72人,注冊護士360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

        體育

        2012年全民健身活動得到進一步普及,虎林市體育健兒在省越野滑雪比賽中取得三個冠軍、一個亞軍、一個季軍的好成績;在雞西市青少年田徑分齡賽中,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九個單項第一名;在全省太極拳錦標賽中,取得四個一等獎,六個二等獎。

        社會保障

        2012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5182人,比上年增加723人,增長3.0%,其中,參保職工為15176人,比上年增加229人,增長1.5%,離退休人員10006人,比上年增加494人,增長5.2%;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17376人,比上年增加194人,增長1.1%;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和離退休人員為41000人,與上年持平。虎林市有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3個,擁有床位524張,收養241人。 2012年在崗職工人員減少,工資總額增加。年末虎林市在崗職工21120人,比上年減少1088人,下降4.9%,其中,市屬在崗職工11871人,減少849人,下降6.7%。虎林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7932元,比上年增加3898元,增長16.2%,其中,市屬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1129元,增加4534元,增長17.0%。虎林市私營個體從業人員25361人,比上年增長6.7% 2012年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虎林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730元,比上年增長15.3%。農民人均收入11981元,增長14.5%。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86.14%,比上年提高1.41個百分點。城市污水及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為90.9%,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人口民族編輯1992年末,漢族人口26.8萬余人,滿、朝鮮、蒙古、回、苗、布依等少數民族人口1.1萬余人。2012年末,虎林市總人口288086(公安局統計數據),比上年減少3946人,下降1.4%,其中,市屬157880人,農場85889人,森工44317人。在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193479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7.2%;農業人口94607人,比重為32.8%;男性人口145267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0.4%;女性人口142819人,比重為49.6%,性比例為100:102。虎林市人口出生率6.5‰,死亡率11.1‰,人口自然增長率-4.6‰

        名勝古跡編輯文化遺產

        虎林市現有古文物遺址17(新石器時代遺址3處,鐵器時代遺址6處,渤海時期遺址1處,金代時期遺址5處,渤海時期古城址1處,清代古建筑1)。近現代文物遺址與紀念建筑物5(“虎頭要塞遺址”1處、珍寶島遺址”1處、西崗侵華日軍牛島司部遺址”1處、虎頭蘇軍解放虎頭紀念碑”1處、趙公德政碑”1)。合計22處。 其中經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虎頭關帝廟虎頭要塞遺址”2處,經縣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迎南橋古遺址安興古城遺址”2處。

        旅游資源

        烏蘇里江第一塔烏蘇里江第一塔座落在烏蘇里江畔,珍寶島國家級濕地保護區實驗區內,于20079月正式奠基開工,20095月交付使用。總投資680萬元,塔高55米,建筑總面積740平方米,塔體為鋼架混凝土結構,外部的玻璃幕墻半球造型,烏蘇里江所為黑龍江省邊陲新的標志性景觀建筑,其內部資源配置十分豐富,集森里濕地防火、濕地科普教育、濕地檢測、旅游觀光、文化娛樂等做種綜合性功能于一體。 虎頭影視城虎頭影視城建于2009年,再現了日偽時期虎頭鎮的風貌。2010年中央電視臺在此攝制的數字電影《虎頭要塞》,在網上發表后名聲大振。虎頭鎮原為虎林縣城,虎頭是一個水路要沖之地,每年5月至10月同行期間,老客、商販紛紛來這里收山珍、藥材、皮毛等,同時帶來了戲班子和各種生活用品。 虎頭要塞侵華日軍虎頭要塞博物館,位于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西北,南距虎頭鎮2公里,其他地理位置坐標為133 43 ,經緯45 57,單位隸屬于虎林市文化體育局。侵華日軍虎頭要塞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一個地上和地下相結合的博物館,坐落在虎東山侵華日軍虎頭要塞遺址上,博物館總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館建筑面積2880平方米,館分上,下兩層,19994月博物館建設正式開工,2001815日正式對外開放。 虎口保護區保護區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熱多雨,年平均氣溫2.5℃。植物區系組成系長白植物區系。有高等植物600種,分屬130科。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黃菠蘿、水曲柳、核桃揪、野大豆四種。在低平原島狀林中樹種有幾十種和幾十種中草藥材以及小葉樟、修氏苔草、烏拉苔草等。

        民俗文化編輯地方特產

        三花五羅和十八子烏蘇里江是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未被污染的大江河之一,盛產大馬哈魚和三花五羅十八子等名貴北方冷水魚類40余種。

        風味美食

        烏蘇里江烤魚虎林小吃攻略烏蘇里江的魚有很多種吃法,最受歡迎并價格便宜的一種吃法就是烏蘇里江的風味烤魚。另外,用烏蘇里江江水燉江水里自然生長的活魚,味道鮮美。 江水燉活魚

        在鐵鍋放入清水倒入鍋里,把剖洗干凈的松花江鯉魚放入,加一點鹽和紅辣椒,然后大火煮小火燉即可。 赫哲族風味魚宴赫哲族風味殺生魚又叫塔爾卡塔拉哈,是赫哲族人飲酒時不可缺少的佳肴美食。 前往珍寶島赫哲族漁村就餐,可以品嘗到赫哲族獨特的魚宴。

        主要節日

        烏日貢節是赫哲人最為重要的節日之一,赫哲人每三年的628日,舉辦一次烏日貢大會,烏日貢赫哲語意為歡樂喜慶,開始三五成群相聚,后又以各方各地來人形式出現,到1985年演變成全民族大聚會的烏日貢大會。大會在赫哲漁村內舉辦,以文藝(民歌、舞蹈、民間樂器)、體育、山水產品烹調獻藝為主要內容。會期正處山青水秀、魚船上躍之季,多以露天、簧火晚會形式出現。[9-10]

        城市榮譽編輯2001年虎林市先后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強縣、全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農村電氣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計劃生育社會服務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亚洲欧美另类片专区成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地址,日韩毛片免费视频观看,,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dfn id="yauom"></dfn>
          <del id="yauom"></del>
          1. <menuitem id="yauom"></menuitem>
          2. <nav id="yauom"></nav>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级特黄在线 | 中文字幕网在线网站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字幕 | 午夜在线看嘿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