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高鐵時代的到來讓城市更貼近
高鐵時代的到來,大大縮短沿線城市間的時空距離,沿線城市“同城化”和“一體化”趨勢將更加凸顯。安徽省蚌埠市作為新晉的“高鐵城市”,在京滬、京福高鐵建成通車后,到北京、上海的時空距離分別為3.5小時、1.5小時,到南京、合肥僅40分鐘。蚌埠成為南京、合肥 “半小時生活圈” 的一員,融入 “大上海經濟圈”和“京津冀都市圈”。
“開通之前盼開通,如今京滬高鐵已經扎根蚌埠,應該說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蚌埠市委書記陳啟濤認為蚌埠在高鐵時代里可以更好地與長三角對接。陳啟濤說:“蚌埠市在區位、產業基礎、原材料資源、勞動力資源、土地資源、交通運輸等方面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京滬高鐵的開通會強化蚌埠市的這些優勢,有效促進蚌埠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第二產業轉移。”長三角地區也一直是蚌埠市主要的省外投資來源,據蚌埠市發改委統計,目前蚌埠市大約70%的省外投資來自于長三角。
為主動搶抓京滬高鐵開通運行帶來的難得商機,借力突顯經濟走廊重要節點作用,蚌埠市蓄勢待發做大會展經濟:提升和加強對沿線城市的輻射吸引效應,集會展、旅游、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加大蚌埠市對沿線城市會展企業、會展品牌的招商力度,引進一批國內、業內知名的展會;擴大博覽會層次與規模,加強對影響力強的沿線城市的宣傳和影響,吸引更多的商客、游客、名品和資金到蚌埠來;加強與京、滬沿線等地會展節慶界的聯系,積極嘗試合資、合作、同辦展會、節慶活動的新模式。
為加強京滬高鐵沿線城市旅游合作,蚌埠市與沿線北京、上海、天津、濟南等7市共同組建了京滬高鐵旅游聯盟。七個聯盟城市共同簽署了《京滬高鐵城市旅游聯盟旅游合作泉城宣言》,承諾將依托京滬高鐵,本著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大力推進城市旅游合作,共同打造“交通旅游”的合作典范。
蚌埠市還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加大產業優勢整合力度,尋找契合點,凸顯輻射省內、貫通華東的樞紐功能。擴大生產資料和工業品大市場間的業務往來,做強光彩大市場、汽配產業園等一批已有合作基礎的大市場,提升了區域輻射和帶動力。同時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南菜北運和北菜南運通道,形成輻射周邊的商貿物流集散地。
陳啟濤把高鐵看成蚌埠騰飛的翅膀,乘著高鐵的東風,展望高鐵時代,蚌埠要借勢打造城市繁榮繁華,壯大商貿流通產業,促進本市商貿流通業實現持續高速發展,借以鞏固安徽省老工業城市及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